初看<三分之一的殺人>,可以感覺到是一部相當有趣的作品,以巧合湊成的殺人,每個人都有一份,但又每個人都沒做。因此不會有嫌疑,不太有證據,但還是成功了,這世界有這麼好的事情嗎?
其實讀第二次的時候,就感受到故事裡面的幾分牽強,雖然這牽強的程度不妨礙其故事性,動機也算合理,只是太認真審視,就會發覺這樁犯罪還是很容易被發現。不過我喜歡這個點子的包裝,以及三分之一的兇手的漫長等待,等待終究是值得的。
不過這個故事我比較想提出來說的,或許是研究生升等的問題。雖然我沒念過研究所,但從報章媒體或朋友口中,或多或少還是會知道一些關於這類「等著畢業」的八卦。有些教授將畢業的生殺大權握在手上,耽誤學生的青春,剽竊學生的成就,我討厭這種倚老賣老的狀態。而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容易在校園裡產生的動機,只是會不會到想殺人,就要看對方的惡質到什麼程度。故事中的官官相護,或許是讓主角絕望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我挺喜歡這個作品的,雖然缺點很明顯,但動機與謎團都很有趣,若是能夠再多審視幾次,或許可以修掉其中一些不合理的狀態,讓這個故事更好囉。
→到博客來看看《
倒帶謀殺: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十一屆徵文獎作品集》
P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