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憶很奇妙,對於《孽子》的原著與電視劇,我竟只殘存「很好看」這樣子的印象而已,以及這是個在新公園的男孩子們的故事。發現舞台劇的時候,也就是看看卡司,就決定要去看了。不過因為發現的太晚,沒有買到假日的場次,卻也算發現的夠早,才來得及請同事幫我買到八折票,最後在既是情人節又是元宵節這個日子裡,去看了《孽子》。感謝朋友沒去約會,而是陪我去看舞台劇。(笑)
《孽子》中的靈魂人物,其中之一是阿青(莫子儀飾演),另一個就是龍子(吳中天飾演),還有就是阿鳳(張逸軍)了。這是一部以歌與舞呈現的故事,歌舞並不是那麼多那麼滿,呈現出來的情緒卻強烈而動人。我特別喜歡阿鳳毫無對白,以舞表現出內心狂野暴烈又痴心的一面。他和龍子愛的熾熱,因此燒了對方,也反噬自己。
至於阿青,他在光明與黑暗之間,情緒在深不可測的夜,遇見了龍子,認識了傅老爺子,他從他們的遭遇裡,映造出自己與父親的關係。他們都不願成為孽子,然而在那樣的年代與社會風氣,在軍官的頭銜與國家的權力之下,愛上同性是那麼微不足道的渴望,卻又為什麼是逆倫背國的滔天大罪呢?傅老爺子明明愛自己的孩子,卻又傷了自己的孩子,他對於這些新公園的男孩的關懷,是一種對於傅衛的悼念,以及對阿鳳的彌補吧。
劇中這麼多同志的典型,最出色的卻是帶著他們的Tomboy楊教頭。在舞台劇中,楊教頭轉化了性別,成了男化的女性,帶著這麼些沒有歸巢的小鳥,想盡辦法安身立命。結尾是個傳承,流離失所的孩子,遇到了曾經遇到同樣處境的阿青,一代接著一代,找到自己的路,雖然這條路途,困頓難行。
我在酒吧要解散的那場戲哭了,好不容易有地方可以去,有個歸屬的地方,卻因為有心人的炒作,一夜之間就失去了立足之地。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寂寞的孩子,只不過是一群想要去處的孩子,只不過是一群因為性向跟大眾不同,就被視為妖孽的孩子,何其無辜。
我還好喜歡小玉這個角色,劇中演得花枝招展的,深怕沒人注意他,非常有特色。龍子殺了阿鳳的眼神也很棒,有一幕他殺氣騰騰的看著觀眾席,我差點以為我會被他殺死。想起他在《甜蜜殺機》也是各種面向,覺得吳中天真是個可塑性很高的演員。唯一覺得有點令人困惑的,大概是他不夠老,演來總覺得跟阿青同齡,不像是個飄零十年的男人。
李青的媽媽(柯淑勤飾演)也很棒,那瘋癲又對兒子充滿愛憐的模樣,聽見小兒子過世又崩潰的狀態,詮釋的非常的精彩。查了才發現當年電視劇她也是飾演同樣的角色,但卻讓我隱隱感到不同之處。電視劇與舞台劇的表現方式,果然很不一樣。
酒吧的設計很棒,因為個人偏好,我買了挺前面的位子,酒吧的場景在我面前緩緩升起,演員近在眼前讓人好害羞。那些男孩子雖然大多沒什麼台詞,但總恰如其分地演著自己當時的狀態。除了主要演員,我總忍不住分心去看看其他旁邊的人在幹什麼、在說些什麼。
插曲是楊宗緯唱的「蓮花落」,無論是曲調或歌詞都意境深遠,最後出現了這首歌,故事就更沉痛了。阿青跟龍子在旅館的一幕還滿唯美的,但我被後面的佈景吸引住目光,只是單單做了窗跟半個Hotel招牌,就把氣氛做得那麼足,舞台劇的魅力真的很難形容。
對於《孽子》文本的探討,我學識太過淺薄,說什麼都覺得是班門弄斧。這部作品歷經這麼多年,都還是這麼令人印象深刻,或許是年紀比以前大了一點,更能體會那作品中的無可奈何,不論是父母,或者是孩子。有股衝動好想重看小說,也很想好好的再看一次電視劇,或許在多年後的今天,我會有更多不同的體會也不一定。
→到博客來看看《
孽子》
→到博客來看看《
孽子:貳零壹肆 劇場顯像》(劇本書)
P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