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閱讀裡沉醉,在影像中做夢,在遊戲裡追尋,在生活中漂流,在心靈角落裡,我做我自己。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人都會老,只是老了以後忘卻了曾擁有的回憶,感覺很悲傷。偏偏有一種病症就是這個樣子,讓人隨著年紀的增長,歲月的流逝,失卻記憶。是阿茲海默症,一種到目前還沒什麼特效藥的疾病。【奧斯卡媽媽】就是在講述一個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奶奶葛果,身邊所發生的事情。
電影裡面安排了不少令人會心一笑的點,然而隨著情節的推展,故事的主軸逐漸浮現。身為男導演的男主角,一方面為了電影的資金短缺焦頭爛額,另一方面又因為媽媽的病手忙腳亂。電影呈現了冰島電影界的某種現狀,也刻劃出擁有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家庭所可能有的樣子。其實這是一部導演根據自身經歷拍的電影,因此特別具有真實感。
有一段關於導演對於好萊塢的評語非常有趣,他說好萊塢就像速食店,雖然是垃圾,但因為觀眾需要飽足感,所以他們不斷地快速供應著。導演一開始拍的電影就是以銀髮族為訴求的大自然電影,和好萊塢的感覺格格不入可以理解。我想很多國家都有這樣子的問題吧?好萊塢的工作模式,或許真的衝擊了不少電影從業人員的理念。
不過這部電影除了講「拍電影」這個主題,更為令人關注的還是提及阿茲海默症的部分。身為患者的力不從心,患者家屬的無能為力,在【奧斯卡媽媽】裡看得一清二楚。電影給人的感覺既悲傷又痛心,失去了屬於自己的回憶,那活著又算是什麼呢?人的存在不僅僅只是擁有生命,而是由各種記憶所構成。當大腦背叛了自己,只能藉著家人確認自我,真的是很悲傷的一件事。想到家裡曾有過這樣的患者,類似的病史,眼淚就忍不住滾了出來。 ◎Note
20110509@國賓長春 with 包子、Ruke
感謝聯影佳霖邀請:)
この記事にトラックバックする:
[PR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