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閱讀裡沉醉,在影像中做夢,在遊戲裡追尋,在生活中漂流,在心靈角落裡,我做我自己。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文生接手了一起兇殺案,沒想到嫌疑犯卻指向自己分離多年的兒子。而他身為嬰兒殺手兒子的陰影,也在此時跑出來攪局。殺人犯的孩子真的就該背負著社會的歧視?而殺人犯的父親又該如何自處?文生面臨父親與兒子喬伊所犯下的過錯,無所適從。
故事裡的每個人都很壓抑,文生背負著過去的陰影,時時刻刻擔心被揭穿,即使他已經是個相當優秀的警探,但一旦被知道是嬰兒殺手的兒子,過去的種種努力馬上就被抹消。社會是如此的現實,當喬伊犯下殺人案更是雪上加霜,人們總是會揣測因為父親或爺爺會殺人,所以兒子也不會是什麼好東西。刻板印象如此傷人,然而人卻很難去屏除這樣子的主觀。
文生與喬伊的和解非常感人,渴望被了解的心情,兩人皆有之。在自己身上發生的痛苦,在喬伊身上發生的痛苦,文生都不想要再讓孫子承擔。擁有一個殺人犯父親的沉重,就只能這麼去面對。畢竟殺人是自己選擇的,無法逃避也不應該逃避。只是讓身旁的人擔心與受罪,實在是很令人痛苦的一件事。
還滿喜歡整個電影的步調,逐漸帶出主角文生內心的傷痛與外在的衝突,再帶向兒子的心情。只不過看到那些警察想要便宜行事,直接將罪名套在喬伊的身上,總是會有點不愉快的感覺。但我也可以理解,對於一個殺人犯,其他相關的案件都很難不與他扯上關係。或許要求明察秋毫是難了點,但漠視證據就有點太過份了。 ◎Note
20110312@Home by 網樂通
この記事にトラックバックする:
[PR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