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閱讀裡沉醉,在影像中做夢,在遊戲裡追尋,在生活中漂流,在心靈角落裡,我做我自己。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電影之初,女主角茱莉亞前往舞會,在暴雨中沒人願意載她一程,在舞會上大家冷嘲熱諷的態度,她也勇敢的承受。直到發現妹妹也來舞會,她的孩子沒人照顧,於是又冒著大雨衝回家中,照料自己的孩子。夜裡大雨傾盆、水壩潰堤,住在週邊的茱莉亞一家被淹沒,父親在離水壩鄰近的地點被沖走,母親與妹妹又不慎落水,只剩她一個人在已經被淹成一樓的閣樓,她將寶寶放在箱子裡面,擺在高處,然而當她淹水醒了過來,寶寶不在身邊。茱莉亞回到家裡附近,寶寶已經不在箱子內。
她四處搜尋,然而未婚生子的處境,讓村民們個個將她視為巫女,不屑一顧,甚至把災難算在她頭上。不願意給予她幫助,甚至連食物配給也不願給她。只是她對於寶寶的母愛,還是稍稍融化了那些人的敵意,雖然只是一點點。她終究沒有找到她的寶寶,她的努力化解了父親長久以來對她的不諒解,願意再次承認這未婚生子的女子是她的女兒。而茱莉亞也掙脫了拋棄她男人給予她的情感負擔,投向新的人生。
故事發生在荷蘭,淹水的場景相當駭人,荷蘭的地勢本就低漥,他們總是在向海爭地。這樣的災難似乎發生的極其容易,又難以預防,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。這種時候最能看出人性,願意付出熱忱與心力的人少有,遇上災難也只能同舟共濟。看著旅館的人在收容災民時,還心心念念著自己的獲利,我想他固然有他的考量,但遇上這種危難時刻,好像應該要多為其他人著想。不過我想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慈悲為懷,就連我自己搞不好都沒辦法做到。
結尾,長大成人的寶寶站在兩個媽媽之間,那個距離彷彿暗示著他與生母與養母之間的距離。面對造成他們家庭分離崩解的大海,也已經過了十八個年頭,似乎也無力回天,那是沒有辦法挽回的昨日時光。人在遇到危難的時候,很難冷靜思考,我想對方也不是故意要奪走茱莉亞的寶寶,只是喪夫與喪子之痛讓她錯亂,寶寶的到來對她來說就像是神賜的禮物,無法割捨吧! ◎Note
20101123@ with 包子、Ruke
感謝聯影佳霖邀請
無題
很怪的故事
不了解!孩子給妹妹照顧,去參加ㄧ個沒人理的舞會,然後妹妹又自顧也參加舞會。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邏輯?
Re:無題
我倒是還可以接受耶。
看茱莉亞去舞會還是有朋友陪她玩,應該是朋友邀她去的。而且我想她事前應該是有跟妹妹講好才敢安心的去,只是沒想到妹妹也跑去舞會,只好趕快回家照顧小孩。
不想給父母照顧,可能是因為父母都沒有給生小孩後的她好臉色看,怕小孩發生意外,妹妹至少還滿開心的接納了這個孩子。只是兩人都很年輕,玩心也很重的感覺。
後面遇上的災難,才更真切的感受到茱莉亞對兒子的愛。
この記事にトラックバックする:
[PR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