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和現實是相反的,你相信嗎?當夢中那個男孩,訴說著屬於彼此的未來,選擇相信,或是無視,是命運的抉擇。或許有些荒謬,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夢不只是夢,而是預言。電影裡面。欣穎選擇了相信,她到了台北,找到了阿聰,發展出幸福的關係。
只是在幸福的背後,命運的齒輪依舊默默的轉動著。這不是一段注定美好收場的故事,在夢裡已經預示了這一點。當欣穎問著母親,如果一開始就知道父親會出事,那還會選擇和父親在一起嗎?母親說,會呀,因為在一起的時候很幸福,為什麼要放棄幸福呢?是呀!為什麼要放棄幸福呢?如果不是因為夢境,欣穎跟阿聰或許永遠不會相見。
在一年前的這一天與一年後的那一天,他們做了形似而非神似的夢。之所以內容有所不同,我想是心境有差異的關係。欣穎在做這個夢的時候,對命運是未知的,她不知道這個夢會影響她的未來,所以擁有了足夠的線索,讓她追尋阿聰的身影。但阿聰在得知所有事件的真相之後,才做了同樣的夢,他想要彌補、希望一切不曾發生過,所以在夢裡他不斷地與自己的理智抗衡著,卻忍不住小小洩了底,然後夢醒。畢竟她還是他最重要的人,而他的情緒也渲染了夢中毫無所知的她。
我想打從一開始,欣穎就知道自己的命運,但她仍舊選擇勇往直前去追尋,她的母親應該給了她極大的影響。在她每一次沉睡夢醒,感覺就多知道了一些關於自己的命運,所以在真正見到阿聰的時候,才會不經意地流下淚來。他們還沒開始,就註定結束,可是還是抵擋不了追求幸福的渴望。
當結局來到阿聰說過的事,我不禁懷疑著欣穎是否曾經夢過,才會以這樣的方式吸引阿聰的注意。這一切全都似假還真,就像他們聊過的,有些事情總是似曾相識,彷彿在夢裡已經遭遇。在故事裡面的主軸雖然是船上那場夢,我總覺得在欣穎的夢裡,似乎還隱藏著更多不曾揭露的事實。
這是我第二次觀賞【有一天】這部電影,劇情主軸雖然不變,但細節卻做了小小的更動,整體而言我覺得故事更清晰易懂。雖然時間軸不若在影展上看的是以一直線的方式呈現,而是略顯跳躍,卻補充了故事的闕漏。我覺得上院線的版本更好,更平易近人,只是震撼的關鍵點反而晚了。
或許是看第二次後,對於關鍵情節的警覺心更加強烈,只是不同的剪接方式,也讓我的情緒更 加平均分配在每一個場景裡面。片尾增加了音樂與每個情節的關鍵劇照,是一種莫名的震撼彈。在悲傷低迴的時候,聽著蘇慧倫的歌聲想起他們擁有過的時光,忍不住再次被感動。
不管是影展的版本或是院線的版本,我都深深喜愛著【有一天】。兩個主角的互動自然,帶出清新甜美的幸福感,因此出現了變故之後反倒令人遺憾不已。他們沒有天長地久的時光,唯有美好的剎那,不能控制未來,可是有著幸福的現在。對我來說,這是一部寧靜而美好,幸福而憂傷的電影,看完以後內心會輕輕地激起漣漪,漾出惆悵的笑容。於是,有一天,他們必然相遇在夢醒時分。
P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