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所以知道聶永真,其實是因為五月天,還有現在應該不管是編輯,或是聶永真本人可能都不太想提的《
失物之書》。(所以這段故事我們就直接跳過,反正我知道的也不一定是對的版本!)
我並不算特別喜歡他的設計風格,但是我愛五月天。初始想要收集這本書,也只不過是因為裡面收錄了他所設計的五月天。(對不起我就是這麼盲目且瘋狂的歌迷,咬我呀!
然後就被讀書會的追殺了。)然而讀了整本才發現,我的生活其實充斥著很多他的作品。
CD就算了,還有很多很多的書,甚至是影展的相關產品,我的生活裡面隨處可見,當然最多最多的還是他所設計的五月天週邊啦!另外還有不少麥田、臉譜的書我家都有,曾經讀過的尼克‧宏比《
往下跳》封面、《五月之戀》的標準字、伊恩‧藍欽《
黑與藍》、《瀑布》都出自於他的手,簡體版的京極夏彥作品封面與標準字也都好美。
在書店內翻閱這本書的時候,還跟同事一起發現了一些未曾出現在架上的封面,像是《性交與戀愛的幾則故事》黃色版,原本可能以為是某書店獨家之類的,後來去了座談會才知道,那是提案的其中之ㄧ,只是後來採用的是另一個版本。而且當時聶永真還提到,他經常都會準備兩個以上提案給案主,可是被選上的經常都是自己比較不愛的那一個,我想這也是一種莫非定律吧!
這本書的裝禎很難收藏,一方面採用了雜誌的騎馬釘形式,很容易脫頁,紙質很薄會透光,另一方面還有數種不同的大小頁,不但不能包書套還很容易折到,為此我還特地買了一個File夾收藏這本書。當時在座談會上,編輯跟作者本人就提到了關於這點,一方面是聶永真覺得他還不到做「作品集」的時候,畢竟自己還年輕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他也很喜歡雜誌質感的東西,而且自己設計的東西往往是當時的流行,是一種速食文化的呈現,所以採用這樣的模式他很喜歡。不過未來有一天他也是希望可以做有書背的「作品集」的,這是每個設計師的夢想。我是不討厭這樣的書,但是很怕會折到,尤其是推薦小便條,真是得很小心翼翼的拿取。
除了他所設計的作品以外,書內也收錄了一些他的心情隨筆,我很喜歡那些任性的、率直的、沒有拘束的口吻。英文也翻譯的很美,有興趣的可以讀一下。我覺得設計師就是要勇於表達自己的風格,才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。當然偶爾還是會有需要妥協的時候,只是這就是要看案主與接案者有沒有達到妥善的溝通。畢竟設計這種東西是很主觀的,有時案主與接案者都滿意的作品,消費者卻不見得會買單。
設計者除了不斷磨練自己的功力以外,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自信,首先要喜歡自己的作品,別人才會喜歡。我可以理解這個書名的意義,人就是要不斷不斷地突破,所以現在不管出現怎樣的作品,都要想著下一件會更好。因此他雖然有了許許多多的佳作,卻都不願意當成代表作,雖然他的粉絲們可能不這麼想就是了。(笑)
話說當天在座談會上,因為提到了超冷門的《五月之戀》,我忍不住舉手回答了問題,雖然我記錯了所以沒答對很丟臉。後來請聶永真簽名的時候,忘了跟他說要簽書封結果先簽了內頁,於是我就獲得了內頁與書封的雙重簽名。XDXDXD
◎Note
座談會:20091027@微風紀伊國屋書店
有空再把座談會內容補上。
P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