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村上春樹新書《1Q84》(尚未中譯)正熱門,借用一下他的書名來當我的標題。昨天在皇冠文化的部落格看到這個
不負責任排行榜,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。畢竟試讀活動已行之有年,我玩試讀的年資說短不短,說長也不算太長,不過也有兩年多了。如果要更精準一點,我的第一篇試讀心得《
手機》是在2007年5月20日完成的。當然也有比這更早舉辦的試讀活動,我有好幾個網友都試讀過大塊文化的《歷史學家》,或是遠流出版的《失竊的孩子》等書,只是當時我還沒接觸到罷了。
鐵定很多人想問,試讀的好處是什麼?對我來說不外乎就是可以拿免費的贈書。從參加到現在也有將近150次了,扣掉那些只送贈品的,再算上那些大手筆送兩本書的,應該也拿到了超過150本贈書。雖然我不能保證,每一本試讀的書籍我都喜歡,也曾經陷入那種我不喜歡的書該怎麼寫的煩惱與困惑之中。
人總是有種「拿人手短,吃人嘴軟」的特性,很久以前的試讀心得其實是寫過非常隱晦的批評的。不過大概是參加久了,覺得每次都這麼隱晦好麻煩。曾有朋友跟我提過這樣對於想要參考我心得買書的讀者,其實不太好,會讓他們誤以為我寫的是好評。後來我就乾脆豁出去了,不喜歡的就大書特書(其實是大罵特罵?),不過青菜蘿蔔各有所好,當了書店店員以後,更可以體會什麼書都有人喜歡的道理。
不過,對我來說參加試讀活動更大的好處,並不是那些贈書而已。而是我藉由這個媒介,交到了非常多的好朋友。首當其衝的就是我成立的
逆轉讀書會,都快兩年了還在持續運作中。這是我一開始始料未及的,那時總是覺得大概一兩年就撐不下去了。雖然經營讀書會也有些甘苦談,不過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我就略過不提了。
我因此認識了不少跟我一樣玩試讀的朋友,除了讀書會以外,還有更多。也誤打誤撞了認識了出版社的人、一些譯者,或是其他與書相關的從業人員。這是一個跟我原本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圈(我以前是程式設計師),可是我卻一腳莫名其妙就踏了進去。甚至,還因為辦了聚會(
台北聚與
高雄聚)而看到很多網友本人。最特別的經歷是受到了
愛麗絲的邀請,去講了一場
關於試讀的東西。說真的我其實沒想過我會做這些事,但是人生就是很難預料。
當然,試讀之於我們來說,的確是有許多困惑所在。我們寫的這些心得真的可以幫助出版社創造利益嘛?當大家一面倒的批評著這樣的故事,為何出版社還有勇氣發試讀?出版社究竟是憑藉著怎樣的標準來選擇試讀者?究竟怎樣的一篇心得,才是出版社想要,之於我們而言又是公正客觀的呢?
在讀了這麼多的試讀書籍來說,沒有拿到的試讀,若是熟識的朋友有所好評,我總是會默默記下,然後在某個不特定的未來找來看。事實上我一向不讀沒讀過的書的心得,所以就變成了我雖然寫了試讀心得給別人看,卻幾乎不看(偶爾還是會)別人的心得,因此我反而變成了這些心得的非目標族群了,這實在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。
在接觸這麼多出版社的試讀活動負責人之後,一如上述那個
不負責任排行榜提到會討論我們這些部落客,我們其實也會偷偷討論這每個出版社的試讀活動運作,或是負責人員往來的狀況。對我來說,因為常常接觸再加上有些出版社的朋友,收到半夜才寄來的錄取信件時,總是會想著這些人又在加班了之類的。偶爾也會和對方聊聊近況,就曾經有位以前接觸的出版社企劃去日本唸書,最近又回到出版社來上班的呢!另外也有些是在講座活動上相認的企劃,諸如此類的例子實在很多。不過也會遇到態度很差的企劃,對我們來說這些接觸的人,在某種程度上也已經可以代表出版社了,對方一旦讓我們感到態度很糟,連帶的對出版社印象也會不太好。
現在參加試讀活動都是走隨緣路線。參加的人愈來愈多,比我寫的好的人更是多如過江之鯽。只是偶爾看到有些人就把大意重述一遍(甚至只寫個三百字)就交出去,我就會忍不住在心裡偷偷罵個幾句。畢竟是要寫心得,不是寫摘要,要看摘要的話,書的背面早就有編輯們絞盡腦汁的成果。我的好幾個朋友都是嘔心瀝血的寫個千多字,萃取腦中的精華,看到這些粗製濫造的心得,總有種「這人到底憑甚麼被選上」的感受。(不過也許我的心得在別人心中也是粗製濫造就是了。)
報名試讀的時候,也慢慢可以感受到自己究竟是喜歡或是討厭某種類型,進而去評估選擇自己要不要參加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,不論是部落客或是出版社。要不要參加、會不會入選,各自都是有各自的考量。反正就算沒入選,那本書總是會出版的,到時再去書店 / 圖書館找來看就好了,搞不好還會因此避開地雷書,不是嗎?
PR